图为武汉市汉阳区玉龙社区“润和调解队”的基层志愿者正在居民家中作调解。BBIN宝盈集团网发
以党建为引领,武汉市汉阳区近年来持续探索社区“多元共治”路径,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在汉阳区玉龙社区,一支名为“润和调解队”的基层志愿者队伍,正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深度参与矛盾化解与社区服务,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成为邻里和谐的“守护者”。
“之前隔壁空调外机噪音大,有时候热风会灌到家里来。多亏社区志愿者老唐,他牵头社区、民警、司法所一起协调,帮忙谈妥方案移走了机器,还检查了新安装点,现在家里清静舒适多了。”玉龙社区永开商住楼小区居民马先生说。
据了解,社区纠纷的顺利化解,得益于玉龙社区创新构建的 “233” 矛盾化解机制。其“三级调解”组织架构为网格内的前2次矛盾调解、社区内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协同的3次调解和街道综治中心内的不少于3次调解。
据介绍,在网格治理单元,志愿者与玉龙社区各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物业人员及“五老”人员共同组成 “润和调解队”,承担着矛盾排查与初步调解的职责。他们通过日常走访,敏锐捕捉邻里间的细微摩擦,力争将纠纷化解在楼栋之间。
不久前,玉龙社区保利K6小区党小组长兼志愿者老罗深夜巡查时,发现居民李女士家喷淋装置爆裂致老人摔伤,立即协助救援并联系网格长,为救治赢得时间。在后续物业纠纷协调中,老罗持续当好 “沟通桥梁”,传递居民诉求、梳理核心问题,为调解方案提供关键支持。
此外,该社区为从源头预防矛盾,还创新设立“垃圾情绪回收站”,为居民提供安全私密的情绪疏导空间。
截至目前,玉龙社区依托“多元共治”力量,完成4406 户居民全覆盖走访,排查收集问题42件且100% 化解,包括婚恋纠纷3起、物业矛盾29起、居民纠纷10起,成功避免矛盾激化升级。
汉阳区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下一步,全区将将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以“社区+多方力量”联动模式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让志愿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社区基层展现蓬勃生机。(陈周璇、温佳儒、高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