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集团网武汉5月16日电(张潘)“体育精神不仅仅是赢得比赛,更是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是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是为了梦想全力以赴的决心。”羽毛球世界冠军王晓理15日至16日先后来到长江大学沙市附属中学、沙市区红门路学校、沙市区实验小学三所学校,为孩子们讲述追梦故事,向青少年传递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2025年湖北省“百镇千村”“百街千巷”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冠军校园行走进湖北荆州,王晓理与孩子们积极互动,教孩子做热身运动,并给孩子们送上签名照。湖北省体育局向三所学校捐赠一批体育器材,助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
王晓理说,她与羽毛球结缘,一方面是受曾经也是专业运动员母亲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小时候看到电视里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画面,第一次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98年尤伯杯决赛,中国队对阵印尼队。”王晓理说,这场比赛,让她看到最高水平羽毛球比赛是什么样的,更看到了前辈们如何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从那以后,一颗热爱羽毛球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并不容易。王晓理说,每天天还没亮,她就起床跑步,做体能训练。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从不懈怠。
图为王晓理走进湖北荆州校园为孩子们讲述追梦故事
高强度的训练中,受伤也是常事。2005年,王晓理入选国家二队。即将面临大赛的关键时期,她的膝盖却受伤了,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医生建议她停止训练,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当时我心里特别着急,因为我知道,一旦休息,就会落下训练进度。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就要溜走了。”王晓理说。
那段时间,王晓理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咬牙坚持做一些力量康复训练。“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能轻易放弃,这点伤痛算不了什么。”
汗水凝成硕果,付出终得回报。2006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王晓理和搭档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女双冠军。
图为王晓理走进湖北荆州校园为孩子们讲述追梦故事
“职业生涯最难忘的时刻是2011年世锦赛女双决赛。”王晓理回忆道,当时在决胜局落后的情况下,她和搭档一分一分地追,最终实现逆转。“那种喜悦和自豪,至今难以忘怀。”
图为冠军校园行活动受到孩子们欢迎
王晓理的演讲,让现场师生非常振奋。长江大学沙市附属中学初一五班同学杨铭祺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受伤后还能坚持不懈,最终取得好成绩。沙市区红门路学校语文老师刘文说,孩子们非常幸运,能有难得的机会与冠军面对面交流,感受平凡琐碎中的“不平凡”,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图为王晓理教孩子们做热身运动
图为王晓理给孩子们赠送签名照
2025年湖北省“百镇千村”“百街千巷”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由湖北省体育局主办,湖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各有关县市体育局、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活动将陆续走进全省20个街道、20个乡镇,每个街道和乡镇将开展三场“冠军校园行”,推动体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王晓理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图为湖北省体育局代表向学校捐赠体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