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铸就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BBIN宝盈集团网
2025 05/09 15:13:25
来源:BBIN宝盈集团网

武汉:铸就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字体:

  武汉,这座英雄之城,传承着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作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武汉继承发扬“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锐意创新,深入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铸就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赓续优良传统,完善“大双拥”工作格局

  武汉市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联动、群众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健全机制抓落实,把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军地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确保组织机构、部署检查、目标责任、经费保障到位,实现双拥工作组织网络化、活动常态化、服务社会化。

  近年来,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强调双拥工作的重要性。2024年提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2025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加强双拥创建。

  自2020年以来,武汉市领导先后走进军营慰问调研150余次,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武汉市定期抚恤补助对象、义务兵家庭的政策待遇,同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千名烈属关爱慰问”行动。

  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国防教育,营造崇军拥军氛围

  武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组织两次国防形势专题报告会,参会人员范围不断扩大至各区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国防教育也逐步深入,不仅进校园、进社区,而且形式不断创新。2023年2月,黄陂区开通首条“国防教育公交专线”,通过点与线的结合,勾勒出一道流动的国防风景线。2024年7月1日,全军院校“强军杯”海军五项比赛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举行,武汉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计30余人走进军营,实地观摩比赛,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提升干部职工国防素养。

  此外,武汉市还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武汉市对1340处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逐一核实,建档造册,投入资金进行改造维护。2024年,武汉市完善烈士褒扬政策制度体系,划定市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建强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

  每逢“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主题灯光秀都会点亮武汉城市夜空,向英雄致敬。

  在武汉,车站、机场“军人依法优先”的标识引人注目;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家庭的门上,“光荣之家”的牌匾格外醒目。2023年3月,洪山区双拥公园正式开放,这是武汉市首个“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公园。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财政局、武汉警备区制定出台《武汉市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和奖励实施办法》,为3000余名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去荣誉。

  用心用情用力,建设新时代拥军支前重地

  近年来,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围绕“建设拥军支前的重地”,慰问驻军部队,满足拥军支前、双拥共建需求。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武汉市完善双拥工作响应机制,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和练兵备战。五年来,武汉市投入资金为驻军部队及官兵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部队营区及周边环境整治、训练场整修、营院老旧设施设备改造等。

  作为全国首批16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与边海防部队结对共建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市着力打造远程军民共建、情系边关慰问等双拥品牌。每年春节及“八一”,武汉市双拥办组织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等拥军优属活动,为驻边防海防艰苦地区部队官兵的家庭排忧解难。

  此外,针对“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武汉市全面完成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任务,为驻汉部队开通“绿色通道”,解决军人子女入学、随军家属安置等问题。江岸区劳动街道国信院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现役军人子女托管班得到军属好评。2024年新兵入伍季,武汉军供站积极开展保障工作,为新兵提供温馨、贴心的服务。

  2025年春节前夕,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武汉警备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举行“致敬功臣·关爱军属”座谈会,邀请立功军人家属提笔写家书,并将信笺与湖北特色年货礼包一同寄往军营。359名武汉籍军人收到亲人的问候和家乡的味道。

  坚持尊崇优待,让退役军人成为尊重的人

  目前,武汉市共建立“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463个。在高校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是武汉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2024年6月、10月,洪山区、江夏区先后为13所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充满活力的校园“国防绿”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3000多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参与管理、互助服务,成为退役军人服务有生力量。

  此外,武汉市持续聚焦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出台《武汉市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办法》,健全就业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政策,支持扶持创新创业。

  直播带岗、线上招聘……军地联合开展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五年来,武汉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推介会、双选会179场(次),推荐就业人数2万余人。此外,武汉市还设立2家市级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器,5家军创企业在全国、24家军创企业在湖北省“军创杯”获奖。

  近年来,武汉市先行先试,加快落实《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2024年9月18日,武汉市2024年度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兵教师”专项招聘岗位计划全面实施。

  锚定“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目标,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全力以赴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目前,武汉市共申领发放优待证32.3万张,推出优待项目220项。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5000余人,实现对退役军人困难需求的全面掌握,每年开展困难帮扶和走访慰问。

  在军休系统,武汉市始终信守“只要部队交得出,地方就能接得下”的安置承诺,强化军休保障力度,改善休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先行先试军休干部老旧住房单元电梯安装工程。2021年,市军休一中心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全国军休先进单位。

  2024年8月1日,湖北退役军人“长江卫士”志愿服务联盟成立,武汉市担任首届轮值主席单位,2024年共组织1万余名退役军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20场。

  厚植爱民情怀,助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驻汉部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忠诚、奋斗和奉献践行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在武汉市政工程、道路改造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上争当生力军,同时常年支持在汉高校新生军训,29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在抢险救灾、安保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驻汉部队冲在一线,与武汉市民筑起平安武汉“新长城”。

  此外,驻汉部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深度开展助学帮困,帮助贫困村脱贫,对口援助学校物资,资助贫困中小学生,与地方医院结对共建,建设“爱心超市”、新建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旅游产业。

  武汉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八连冠”,是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的生动见证。武汉一以贯之坚持光荣传统,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地各级坚持“巩固、提高、发展”,双拥创建形成良好工作格局。

  党政军民再出发,双拥聚力向未来。武汉市双拥办负责人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双拥光荣传统,长存使命意识,意志坚如磐石,让双拥工作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生动实践中贡献力量。”(董燕、刘冬)

【纠错】 【责任编辑: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