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解纠纷于方寸之间 筑和谐于阡陌之上-BBIN宝盈集团网
2025 04/16 20:11:18
来源:BBIN宝盈集团网

湖北襄阳:解纠纷于方寸之间 筑和谐于阡陌之上

字体:

  BBIN宝盈集团网武汉4月16日电(秦雨萱)走进湖北襄阳老河口市综治中心大厅,自助服务机前查询指引的群众与窗口前耐心解答的工作人员有序互动。这样的场景在襄阳2912个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已成常态。综治中心不仅是群众化解矛盾的“首选地”,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试验田。

  近日,“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三期采访团在襄阳实地探访发现,从宅基地争议到企业裁员风波,襄阳用创新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图为采访团在老河口市综治中心。BBIN宝盈集团网发 周光洁摄

  “三联三清”解纷:20厘米宅基地里的治理辩证法

  “他多占的这20厘米空地,是我家的地!”“你家的那面墙不也占了我的地?”2024年12月,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北沟村村民李某与马某因建房产生纠纷,争持不下。

  仙人渡镇滨临汉江,与襄阳樊城区、襄州区接壤,和谷城县隔江相望,作为老河口市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重镇,因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宅基地纠纷时有发生。

  图为采访团在老河口市综治中心采访。BBIN宝盈集团网发 周光洁摄

  村支书杨豪发现该纠纷后,按照“三联三清”工作法要求,迅速联合国土、城建部门组建专班。通过核查宅基地审批档案和规划图纸,提出“交换房前房后屋角”的解决方案。经多次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多亏村书记为我们的事跑前跑后,现在两家房子都顺利建起来了,我对调解结果特别满意。”在老河口市综治中心大厅,李某说。

  “我们通过联排‘清底’摸排矛盾、联调‘清仓’化解积案、联防‘清源’防控风险,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仙人渡镇党委书记杨敏介绍,该镇每周四召开平安稳定会商会跟踪督办矛盾化解,同时发动群众参与治理,将普法宣传融入调解全过程。

  经过三年实践检验,“三联三清”工作法在仙人渡镇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86起、成功率高达97%。2023年11月,这套工作法作为襄阳市唯一、全省三项经验之一,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红色屋场”破冰:七次坍塌的院墙重筑记

  步入南漳县黄莲树社区,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民居楼错落有致,社区广场上静静矗立着一块镌刻“议事亭”三字的枣红色标识牌,见证了这里连续14年"零越级上访"的治理成效。

  “靠着‘红色屋场’解纷法,我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黄莲树社区党委书记廖远瑞自豪地说。

  她的底气源自何家营的一场远近闻名、堪称经典的调解。

  2024年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王婆婆与张爹爹因院墙引发的“七建七拆”拉锯战,成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这场前后邻居的博弈源于宅基地界限纠纷。“我家的围墙先后砌了7次都没建成,每次被张爹爹给推倒了,这事一定要给我个说法。”王婆婆十分气愤,而张爹爹坚持认为围墙影响采光。

  时任何家营第三屋场长的张晨晨捕捉到矛盾信号后,当天便迅速组织召开专题屋场会。次日,由社区书记牵头,屋场乡贤、五老、理事会组成的调解队伍赶赴现场。

  议事亭里,调解队摆事实、晒图纸,既讲法,也谈情。最终,商定将院墙高度精准卡在张爹爹家窗台下沿,这起持续数月的纠纷当日化解。

  图为采访团在黄莲树社区采访。BBIN宝盈集团网发 周光洁摄

  “红色屋场”机制在2024年5月全县推行后,南漳县依托塆组划分屋场单元,推选党员担任“屋场长”,构建起“屋场自解、村组共解、镇级帮解、县级督解”的四级联动体系。黄莲树社区通过“议事亭说事、板凳会评理”实现矛盾就地化解。

  目前,这套工作法作为湖北省唯一案例,与全国其他30个典型案例共同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现在群众遇到纠纷,首先想到的是找屋场长。”廖远瑞说。

  “中心吹哨”聚力:308名职工的“零震荡”安置

  2023年岁末,老河口市某企业张贴的《调整公告》在凛冽寒风中掀起波澜。该企业重组计划涉及裁员超九成,308名职工面临权益保障难题。

  面对这场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危机,老河口市综治中心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政法、人社、司法、工会、信访五部门组成处置专班,打响权益保卫战。

  “为全面收集诉求,市人社局和劳动仲裁院有关负责人进驻企业现场办公,听取企业和职工双方意见,引导劳资双方消除分歧、达成共识。”老河口市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涂祯回忆。

  调解攻坚战分四条战线推进:老河口市法律援助中心全程服务,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市工会调解员多次上门沟通,缓解企业与员工间的矛盾;市人社局拟定《职工安置方案》,并针对12名工伤职工量身定制“伤残就业补助+失业保险申领”方案,切实保障合法权益;劳动仲裁院及时跟进,审查解除劳动合同案件。

  最终,281名职工分12批次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足额获偿,企业如期完成重组。职工代表赠送的锦旗和牌匾,共同印证了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

  “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我们及时将调解协议导入司法确认程序,既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又缓解劳资矛盾。”老河口市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场“零上访、零诉讼”的调解实践,生动展现了“综治中心+工会+人社+N”多元共治模式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价值。

  图为采访团在老河口市综治中心采访。BBIN宝盈集团网发 周光洁摄

  近年来,襄阳市紧扣矛盾纠纷化解与社会治安防控两大核心任务,通过构建研判预警、协调调度、督办问责的全链条机制,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调解资源搭建一站式平台,建立统一受理窗口,汇聚专业力量形成集约化服务模式,让群众化解纠纷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2912个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转的背后,是“数据跑腿代替群众奔波”的服务革新,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襄阳实践。

【纠错】 【责任编辑:陈剑】